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铁杵磨成针人物是谁

没想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铁杵成针”的故事,被人质疑了。

图片源于网络

而且,看样子情势还很严重,上到了“傻”的高度。故事中的李白,从老婆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言行中,悟出读书须下功夫道理,竟然成了“傻”,且是“那么傻”,也就是:不是一般的傻。

我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说是某卢老师教《铁杵成针》一课时,一学生说了句“我不相信李白会那么傻”,结果得到很多同学认同,课也上不下去了。卢老师课后又到家长群探询这事,结果有家长劝老师别教这课了,因为孩子们不信。卢老师只能无奈地直叹气。

虽然不能确认是否真有此事,但看到网友评论,却令我不能不信,即使某卢老师之事不是事实,在某些人那里也能变成事实,一些网友的评论,充分论证了这一点。

虽然有的网友直呼这种质疑“荒唐”,但一些网友也直言:

“铁杵磨成针”十分不合情理。学生的质疑有道理。

在科学发达的时代,愚公移山、铁杵成针等古人那些故事已变得荒唐可笑。教材要与时俱进,跟得上现代人的思维,否则只会起到逆反作用。

铁杵成针的故事,在现代,已经不适合了,这又不是纯寓言,孩子不信情有可原。

其实与其采用“铁杵成针”,还不如“孟母断机杼”的故事,相对更合理。孩子都变聪明了,不好糊弄了。

也有网友说:甭管对不对,肯动脑有想法就是好事。

还有事件中的家长,自然也属这一类了。

我不知道他们这想法是早已有之,还是听了孩子的质疑或看了文章之后的新发现、新感想,但不管如何,我相信他们都应该是没少受过教育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质疑,确实不是坏事,但要说甭管对不对就是好事,我看就未必。

学习讲究的是正确认知,而不是胡乱猜疑,不是脱离事物的本质吹毛求疵,甚或鸡蛋里挑骨头。

文学创作不仅讲究想象,也需要并允许虚构、夸张。

这一点,学过语文的不会不知道。

铁杵成针的故事,出自于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毫无疑问,作者(或者说编者)的目的就是,借这个故事宣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功。后来这故事演变出成语:铁杵成针、铁杵磨成针、铁杵磨针,也演变出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故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后,这些成语、谚语也随着李白的名字,深入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祝穆的《方舆胜览》,不是史籍,就是一部记录一些传闻的地理类书籍,难免没他的再加工创作。铁杵能否成针,我们姑且先放开不说,我们先来看这问题,李白会不会出现在故事里的象耳山下,李白可不可能遇到这磨针的老媪,其实这些根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也许这故事根本就是民间传说,或是祝穆根据传闻再加工,将李白写成了主人公,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具可读性、可信性,也使其教育威信大为增强。

大家想想,在我们熟悉的各种故事传说中,将历史人物融入其中,使其成为故事人物,这样的情况难道还少吗?就是现代人所著的历史小说,里面的所有人和事,难道全部都是真实存在、实际发生了的吗?难道也一一去质疑其真实可信吗?

李白傻,铁杵成针荒唐可笑、是糊弄人,所以这样的课不要讲,不适合了,这样的质疑有意义吗?这样的逻辑站得住脚吗?

照这逻辑,司马迁的《史记》要被扔进废纸篓了,他说蔺相如怒发冲冠,头发能直竖起来把帽子都顶起来吗?你把头发竖一下顶一个给大伙瞧瞧!

照这逻辑,纸上谈兵这成语也不能用了,赵括的事是发生在战国,那时根本还没有纸,连纸都没有,怎么能说纸上谈兵呢?你叫赵括在纸上谈个兵来看看!

照这逻辑,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要下架,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封存,梁祝要抹去,孟姜女要除名,花木兰也不能替父从军……

如果照这逻辑,不适合现代这科学发达的时代的太多了,我列不过来了。唉,你说这逻辑站得住脚吗?

是现在的人更聪明了,不好糊弄了吗?

认为现在的人更聪明了,不好糊弄了,似乎成了上面提到的文章及一些评论者的共识。就仅仅是这样吗?

现在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不错,这应该是事实,这也应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相较之下,以前的人某些方面确实不如现在的人聪明。但是,他们不聪明,能不聪明到连动脑想问题、质疑的能力都不具有吗?而且,你注意到吗,古人的不少聪明,至今仍令现代人望尘莫及。

铁杵成针,不就是一个寓言故事吗?一个励志故事而已。这样的文字,重点并不在故事本身,如同愚公移山、梁祝、花木兰等等,而是在故事所阐发的象征精神、寓含意义。

用铁杵磨针,明眼人一读即知,在现在这是不现实的。但不现实就代表着不可能吗?

真正论起来,铁杵成针也不是没可能的,如同滴水穿石,看似不可能,实际有可能,否则在精细锻造技术出现之前,人们就没针用了吗。它所需要的,只不过是时间而已。

像愚公移山,有人认为荒唐可笑,它就真的荒唐,真的可笑吗?

愚公移山这样的事,国人自古以来干得难道还少吗?

历史上,良渚水利工程、大禹治水、筑长城、开运河、修栈道,等等。

现代就更不用说了,红旗渠、郭亮挂壁公路、南水北调、三峡水库、青藏铁路、天宫,等等等等。

诸如这些,哪一项不是震铄古今?

诸如这些,难道不是铁杵成针、愚公移山精神的体现吗?

中华几千年,不正是凭借着钻木取火、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铁杵成针、卧薪尝胆、闻鸡起舞这些大无畏、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走到今天的吗?

这些连外国学者都叹服的精神,你现在竟然说是糊弄人的,是荒唐可笑的,是不适合现在科学发达的时代的,而原因就是:现在的人更聪明了,不好糊弄了。

难不成,世代国人,就只到了现在,才变得聪明到可以质疑李白傻、愚公移山糊弄人?

当然非也,那是舍本求末了。

作为老师,应善于引导;作为家长,应懂得甄别;作为网友,应能够从善。

前面说过,孩子在学习中能质疑,这不是坏事,但一味认为是好事,就有所不妥了。

孩子能质疑,说明他动了脑,这是好事。但他质疑得当不得当,他不能把握的,这时就需要老师正确引导了,也需要家长能甄别了,如果话题摆到了网上,也需要网友们理性分析、善意而评了。

像事件中的某卢老师,最后只能无奈地直叹气,面对一个“李白那么傻”的问题便如此,等于是对学生的质疑束手无策,更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真难想象,今后再遇上类似问题,这课怎么上。老师的放弃,极易造成学生的错觉,使其觉得自己厉害,如果同学又附和,更可能沾沾自喜,自然也就想有下次表现的机会,这牛角尖说不定也就会越钻越离谱。

事件中,家长不仅不了解清楚,作出甄别,相反还盲目地反劝老师不要教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反觉得自家孩子实在聪明,但你想过吗,你让老师别教,也就是赞许了孩子,孩子获知了,其膨胀感岂不是愈发强盛,这会是好事吗?

事件到了网上,一些网友也推波助澜,不仅赞许小孩子的“李白那么傻”,甚至于推而广之,连愚公移山等都成了荒唐可笑,都要摒弃,否则只会起到逆反作用,这样的言论,如果让那孩子及同学看到,真不敢想象,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这样做,到底是在帮孩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助其健康成长呢,还是在鼓励孩子在学习中不走寻常路呢?

但愿那孩子是虚构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悦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