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多少秒 一年一共有几秒

我国的古代经典《周易》里有一句名言:“百姓日用而不知”。在天文学上,很多知识也是如此,我们是如此习以为常,甚至完全忘了它们与天文的渊源。最典型的,就是时间。昼夜交替、月轮圆缺、四季更迭,为先民们提供了三个适宜的时间单位——日、月、年。最终,各个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地确定了年月日的计量方法,并制定了各自的历法。更进一步,将“日”再细分为时、分、秒,也是时间计量史上迈出的重大一步。而这一步,人类走了足足3000多年。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讲起。

从日到秒

公元前1500年以前,埃及人已经发明了日晷来计时,他们将日出和日落之间的时间分成了12段。到了夜间,也是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时间:用36个恒星或星群(decans,中译为旬星),将天球划分成基本均匀的36段,通过其中18星的次第升起就可以知道夜晚的时刻。18星中,晨光和昏光时段各有3星不易观测,另外12星则完全用于黑夜的计时。这相当于把夜晚的长度也分成了12段。另外,当时埃及也发明了“水钟”可以用于夜间计时,相当于我国古代的漏刻,水钟上的刻度就是12等分的。到了古埃及的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至公元前1070年),观星计时系统简化成了24星,其中12星用于夜晚计时。从那时起,把白天和黑夜各分为12段、一天共计24段的传统就形成了。

图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哈索尔神庙(Temple of Hathor)天花板上的天文图案(复制图局部)。中间是黄道星座,内圈上的人物是36旬星(decans),它们是夜间时刻的指示者,同时也可能是参与仪式的神祗。

不过因为昼夜的长度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白天和夜晚这两个12段的长度,既不固定也不相等,也同样随季节变化着。几百年后,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约公元前190年-公元前125年)提出可以按照春分日(昼夜等长)的昼夜时段将这两个12段固定下来,这样可以将一天均分为24段。但在接下来的1000多年里,人们还是习惯昼夜并不等长的时间划分。那时利用圭表、日晷、漏刻、沙漏等制成的计时工具,精度通常也只有几十分钟,这么划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

图注:故宫里好几处大殿前面都有日晷。图中是太和殿前的日晷,十二时辰各分成初、正两段,这种划分方式起源于宋朝。

在中国古代的殷商时期,人们将日出前到日落后的白天分为7个时段,夜晚分为5个时段,后世将夜晚分成五个更次可能就发端于此。到西周(早于喜帕恰斯几百年)时,已经建立了均匀的十二时辰划分法,以午夜作为子时的正中,和今天的24小时正好对应。宋代以后又将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份,这就相当于24时制了。后来中华民国采用公历纪年和西方的24时制,每个时段是传统十二时辰的一半,因而称之为“小时”。另外,我国至迟在秦汉时期就已发明了相当精确的漏刻,并把一天分成100刻,即百刻制。十二时辰、百刻制和五更制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宋代天文学家苏颂于公元1088年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每天的计时误差仅为100秒左右!比欧洲同样精度的钟早了400年。

图注: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以漏刻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图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按照1:3复原的水运仪象台模型,可以实际运行。(图片提供:国家天文台霍志英)

到了14世纪,机械钟首次在欧洲出现之后,小时的长度才固定下来,形成了均分的24时制。大约在公元1345年,人们开始将一小时划分为60分钟,一分钟划分为60秒,1秒的长度即为1/86400天。这就是“秒”的由来。不过当时的计时工具还远远达不到秒的精度。

大约在公元1550年,钟面上首次出现了分针,计时精度开始达到分钟的量级。1675年,荷兰的惠更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制成第一台摆钟,每天的计时误差降到了10秒左右。1759年,英国的哈利森造出精密的航海钟,每天走时误差不超过1秒,钟面上才第一次出现了秒针。在发明日晷3000多年、秒的概念提出400多年之后,人们终于可以计量秒的长度了。

图注:1783年瑞士制造的铜镀金转花自鸣过枝雀笼钟,钟面上已经出现了秒针。(故宫钟表馆藏品)

图注:19世纪末法国制造的铜镀金珐琅围屏式摆钟。(故宫钟表馆藏品)

Box:12、60与度、分、秒

现在人们最广泛使用的数字系统是十进制,这可能和人们用十根手指计数有关。除了10,还有12和60也是沿袭至今的重要计量单位。例如12时辰、1度等于60分等。12可能来自于一年所包含的月数(12个)。另外,人的手指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的指节一共是12个;再加上12这个数字本身可以被2、3、4整除,使用起来也很便利,例如将圆周12等分就要比10等分容易得多。这些可能也都是原因之一。

在公元前1700年之前,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采用60进制进行数学和天文计算。到古希腊时期,计算已不再使用60进制,但一部分巴比伦传统保留了下来。例如把一个圆周分为360度(360=3×4×5×6)等,这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3、4、12、60等分。后来,托勒密在《天文学大成》一书中(约公元150年)将360度细分为了更小的单位。1度分为60份,拉丁语为“ partes minutae primae”,翻译成英语就是first very small part,中文意为“第一极小分度”,简称为“分”。1“分”又划分成60个更小的部分,叫做“pars minute secunda”,即第二极小分度,英语记作second,中文翻译为“秒”。这就是度、分、秒的由来。到了14世纪,分和秒又被借用到了时间的划分中,并传承至今,成为我们熟知的时间单位。

一秒究竟有多长?

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商业开发、社交活动还是收发电报等,人们对计时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精度开始突破秒的量级。与此同时,随着精确计时工具的发明,天文学家发现从天文观测定义的秒长竟然并不均匀。

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球运动的复杂性。从开普勒时代开始,人们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椭圆,公转速度并不均匀。1927年,美国马里森利用压电效应原理发明了每天误差仅在0.1毫秒以内的电子式石英钟。在石英钟的帮助下,人们发现地球的自转速率也并不均匀,时快时慢,导致一年当中日长的变化幅度可以达到千分之二秒。这一发现动摇了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础的时间标准的地位。另外由于日、地、月相互吸引、潮汐摩擦等因素,也使得地球自转有长期变慢的趋势。平均而言,日长每100年约增加1.6毫秒。这几个效应使得一天的长度时长时短,从而导致了用“天”来定义的秒长也不固定。尽管它的变化幅度不过千万分之一,但随着航天、军事等活动的开展,如此定义的秒长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了。从1759年出现秒针到20世纪中叶航天时代开启,短短200年的时间,人们对计时精度的要求就提高了上亿倍!可见文明和科技发展之迅猛。

这时物理学家帮了忙,他们发现原子跃迁时发射或吸收的电磁波频率是高度确定的,据此设计出的原子钟可以走得极为均匀。在1967年10月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上通过了“原子时”秒长的定义:“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Cs)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个原子时秒 ”。它取代了由日长定义的秒长,解决了天文时间的不均匀问题,是一个革命性的创举。

原子时秒的定义是时间标准计量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的开端。当然,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便,人们希望原子时的秒长等于(或者说尽可能接近)天文秒长的平均值。在定义原子时的时候,规定1958年1月1日世界时零时的瞬间作为原子时的起点。即在那一瞬间原子时和天文时间(也就是日常使用的世界时)完全相等,此后便由原子钟独立运行,给出原子时。事实上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原子时并未能调整到同世界时完全一致,后来发现原子时比世界时快了0.0039秒。现在,这个差值只能作为历史事实保留下来。

原子时是目前为止最均匀的计时系统。现在世界上最精准的原子钟——锶原子光晶格钟,稳定度已达10-18的量级,相当于160亿年不差一秒!今后的新一代原子钟,更有希望短期内将精度再提高几个数量级。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原子钟来产生和保持标准时间,这就是“时间基准”,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和媒介将时间信号送达给用户,包括短波、长波、电话网、互联网、卫星等。这一整个工序,称为“授时系统”。

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离不开天文时间(也就是世界时),例如在导航定位、天文大地测量和深空探测等领域,仍需要知道任一瞬间——即世界时时刻——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角位置。这样就需要保持原子时的年、月、日与天文时间一致,每当它与天文时间的偏差接近±0.9秒时,就将它人为地增加或减去一秒,称为“跳秒”。到目前为止实施了20多次跳秒,每次都是给原子时增加1秒,也叫作“闰秒”。包含跳秒的这个时间系统,就是协调世界时。协调世界时在宏观上是天文时,在微观上是原子时。也就是说,我们钟表里的秒针以原子时的频率跳动,却必须时刻不离天文时左右。这样协调的意义在于,两种时间的差距始终不会超过1秒,可以使人们的作息与自然节律步调一致。

协调世界时较好地解决了时间的均匀性问题,但是在计算机时代,有的程序会因为无法处理闰秒而带来一些麻烦。近年来,关于是否废除跳秒机制引发了许多争论,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总之,从天文时到原子时到协调世界时,人们在计时、授时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关于时间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探索仍在继续。

(本文原载于《知识就是力量》,作者: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 李鉴;天津蓟州第一中学 霍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