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究可哀 戎马倥偬

都说是唐诗宋词,诗歌在唐代是最繁荣的,到了后世,虽然也有许多诗人想继承前辈们的衣钵,但离开了那个诗歌兴盛的土壤,便再也难以重登顶峰。不过,也有少数一些诗人和词人们,取得了超越时代的成就,不少诗词作品都能跟前人相媲美。

比如,清代的词人纳兰容若,曾经被王国维称赞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容若也担得起王国维这个赞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纳兰容若的名句不知道进过多少人的收藏夹。

在词之外,清代也有诗歌写的非常好的文人,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龚自珍,他的自叙组诗集《己亥杂诗》中收录了多首名篇,比如选入课文的第五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脱离枝头的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生命终结而变得无情,而是在凋零后化作了春泥,培育新的花朵在春季开放,诗句中描写出来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人至深,早已经成了一句老少皆知的俗语。

除此之外,龚自珍还有一首很出名的《己亥杂诗》,就是第二百二十首: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这首诗歌虽然和“落红不是无情物”一样知名,但其中有几个字却不是那么地通俗易懂。比如“恃风雷”中的“恃”字怎么理解,“万马齐喑”中的“喑”字怎么读?虽然貌似知道,但真正回答起来,却都很难回答得准确。

“九州生气恃风雷”,“九州”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包含“九州”一词的诗句有许多,比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本来也知道人死后人间的一切都不再和自己有关,但唯一痛心的就是没看到“九州同”,所谓“九州同”就是大宋江山的统一。李商隐《马嵬》中也有:“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听说九州之外,还有一个九州,那可能就是海外仙山所在之地吧,据说杨玉环死后就是住在那里,但这一切不过是徒劳地猜测。

九州: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只有狂风大作,一生惊雷炸响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万马齐喑究可哀”,喑,读音是yīn,意思是沉默,不说话。“喑”字和“暗”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暗”字仅仅是比“喑”字多了一横。“喑”字的读音其实很好记,它是一个形声字,口为形,音为声。

《说文解字》:“喑,宋齐谓儿泣不止曰喑。”“暗”字本来的意思是小儿哭泣不止,现在的意思是嗓子哑。司马迁《史记》:“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指麾也。”虽然尧舜一般的智慧,却沉默不语,那还不如让聋哑人来当指挥呢。

“万马齐喑”,出自宋代苏轼的《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瘖”就是“喑”的异体字,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形容人们不敢讲话,也比喻沉闷而毫无生气的社会政治局面。

龚自珍作为一个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早已看破了封建王朝的弊端,他用“万马齐喑”和“风雷”做比喻,是说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末世已经无可救药,唯有一场革命的急风惊雷,才能打破这种多年来死气沉沉的局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唯有全新的人才,才能造就全新的社会,改变这种令人悲哀的沉默局面。所以诗人劝老天爷,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地降下大批人才,来塑造一个全新的时代。

就像鲁迅所写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万马齐喑”的社会现实下,龚自珍就是那个敢于发出呐喊的先行者,他的一声呐喊,就像是一声惊雷,打破了社会的沉寂氛围,释放出了热情洋溢的变革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书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