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成诗的主人公是谁 曹植七步成诗的主人公

引言: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持作羹……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这则故事所说的是魏文帝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否则将他处死,结果曹植应声便吟出一首《七步诗》,此诗巧妙地运用了“豆和萁”的关系,来暗讽曹丕兄弟相残,曹丕听后,面露惭愧之色,便放过了曹植。

正是因为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广为流传,因此,后世之人,都认为曹植才华横溢,而曹丕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其实,曹丕的诗才,并不在他的弟弟曹植之下,他们两位兄弟与父亲曹操被后世称为“建安三曹”,留有许多诗歌作品存世,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

七步诗(漫画)


曹丕未曾彰显的才华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虽然说曹魏的江山是曹操打下来的,但作为嫡长子的曹丕,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他上马可弯弓射箭、挥刀杀敌,提笔能够作诗赋文、议论经史,实为文韬武略之才。

他的“武”,我们从三国当中能够略窥一二,但是他的“文”一直不为人知。因为嫡长子身份的原因,曹丕所接受的教育优质而全面,并且他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从小博览群书,这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是曹丕极擅藏拙,不像他的其他兄弟曹冲、曹植那般锋芒毕露,这种沉稳的性格,在他的诗作中也有体现,叶嘉莹称曹丕是一位“理性诗人”,认为他的诗有节制有反省,是“以感与韵胜”。为何这样说呢?

曹丕(剧照)


因为曹丕的代表作品《燕歌行》言语诚挚朴实,能够以一种“归真”的语境,表达出最热切的思念、最深刻的爱情,以及女主人公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最难得的是,《燕歌行》音节清婉,气脉流畅,并“以句句用韵”的形式来写七言诗,这种开创性的作诗技法,为七言诗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清代著名评论家王夫之称其诗“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可谓一针见血,能够同时具备此四种特质,多是唐代以后格律成熟的近体诗,所以风月认为,曹丕的七言诗,上承两汉,下启魏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曹丕的诗歌作品

曹操的《短歌行》非常有名,其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均是千古流传。曹植亦有一首《短歌行》存世,此诗是他怀念父亲曹操所作,所不及曹操的作品有名气,但也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曹操(剧照)


如“其物如故,其人不存”之句,不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更存有一种“永恒”与“有限”的对比和思考,永恒的是时间,有限的是生命。“翩翩飞鸟,挟子巢枝。我独孤茕,怀此百离。”以飞鸟亲密相偕的场景来反衬自己失去父亲的悲痛和孤寂,从这一句诗,我们能够看出这位铁血帝王的身体里,藏着一颗柔软感性的心灵。

据文献记载,曹丕经常自己抚筝和歌,吟唱这首诗,诗的字里行间,满是掩盖不住的伤心和怀念,读来凄婉哀切,令人泪下,曹丕的这一首《短歌行》可谓至诚至孝之作。

曹丕还写过许多拟闺怨的诗歌,如《燕歌行》,这两首描写女子与从军的丈夫离别思念之作,诗句优美动人,在上文已经有过论述。其中“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将女主人公思念、担心丈夫的形象描写得非常生动。


而诸如“星汉西流夜未央”、则从侧面表现了深夜无眠的忧思,这些诗句的表达技巧,以及字词,被历代诗词名家多次化用学习。诗中“别日何易会日难”不仅表达了人生别离的无奈,更从“相见难”中感受到了当时战争频发,男子从军马革裹尸的常态。

再如“寄声浮云往不返”、“涕零雨面毁容颜”,这两句诗中,“声”如何“寄浮云”,“雨面”又是何物?其实这两句是说:

所寄的音书像浮云般一去不复返;泪眼像雨似的淋湿了面孔。

这里采用了大量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如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谓倒置、省略等,若要形成这种效果,非是反复锤炼而不得成,但从整体来分析曹丕的这首诗,却无雕琢之痕,这正是“句从心出,情于诗显”,暗合“自然之道”。

曹丕(剧照)


?

除七言诗之外,曹丕的五言诗也非常出色,例如描写游子思乡的《杂诗》,其中的“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清丽绮美,所用的意象也是十分美好的事物,看似非哀景,但“一俯一仰”之间,思念之哀切,显露无疑。

末尾两句“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将情感倾泻而出,游子的思乡由浅入深、由景入心,一切顺理成章,所以,无论从单句的遣词,还是整篇的布局,曹丕此诗都堪称完美。

结语

当然,曹丕优秀的诗歌作品定不止于此,由于篇幅原因,不能与诸位尽然分享,但从风月所摘取零散的诗句中,我们也能看出曹丕的诗才。虽然《诗品》将曹丕的列为中品,排在其弟曹植之后,可终究是一家之言。

曹植(剧照)


曹丕与曹植的诗风截然不同,只是曹植的诗歌作品“词采华茂”,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刘勰认为,曹丕因为皇帝的身份,才华在世人的眼中打了折扣,而且又不如曹植的才思敏捷,若论文学之成就,并不能说曹丕不如曹植。

《姜斋诗话》亦有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诗歌之外,曹丕的散文和赋也极具文学价值,如《校猎赋》、《登台赋》等。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书中所提出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更是发前人未发之语。

由此可以看出,曹丕的才华并不在曹植之下,所以说,今人在分析前人的诗歌作品时,不能因为作者的品性和身份而产生偏见,只有客观真实的分析,才能使中国传统的诗歌文化朝着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编辑:程昌雄

吟一段风月俗雅,评一番古今兴衰!

文章内容手打原创,观点均为个人见解,欢迎留言讨论,如喜欢请转发关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存疑,联系即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