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思念父亲的句子 女儿祝福天堂的父亲

南通搜索

编者按:“父亲一生只拍过一次照片,还是在他入党时拍的,很遗憾在征战南北时不慎丢失。”“亲爱的父亲,咱们的新中国成立了,您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一步步实现了。”……一岁一清明,一岁一相思。这是4月3日,海安籍革命烈士周银生的女儿写给家乡滨海新区的一封信,字里行间满溢着对父亲道不尽的思念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热爱。今天,让我们通过周向阳的这封信,一起缅怀英雄!致敬英雄!

我是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退休职工——周向阳,是革命烈士周银生的女儿,今年76岁。

周向阳与丈夫回老家扫墓合影

2023年4月2日,我带着女儿、孙子回角斜镇沿口村老家扫墓。滨海新区乡村振兴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理事长刘建华书记登门看望,向我征集我父亲周银生烈士的遗物,包括照片、衣物等物件;同时还邀请我瞻仰四月下旬、修缮一新的烈士墓及新建的烈士纪念陈列室,我感到十分的光荣和感激。

修缮后的沿口烈士陵园

这几年,为了配合疫情防控,我们全家没能回家乡祭扫。今年回乡祭奠,深感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得知,在三年疫情期间,各级领导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乡亲们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家乡的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发现,家乡道路更宽阔了,很多乡亲们的房屋翻新了,到处桃红柳绿菜花黄,真是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安放我父亲遗骸的沿口烈士陵园修缮一新,还新建了烈士史绩陈列室。70多年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千千万万像我父亲那样的烈士们。

至于父亲的遗物一事,我表示深深的遗憾。我父亲周银生是在苏中七战七捷“三打李堡”的最后一次战斗中牺牲的,时间是1947年4月5日。那年,他任角斜区副区长,年仅24岁。最令我难过的是,父亲没有留下一件遗物和照片。父亲一生只拍过一次照片,那是在他入党时拍的,很遗憾在征战南北时不慎丢失,但他的事迹永远铭记我的心中。

母亲告诉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刚出生两个多月。出生的第六天,一个漆黑的深夜,父亲和两个战友,到东台靠海边的老乡家里探望我们一家人。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父亲看到我后,赶紧脱下自己贴身的粗布内衣包裹住我,把我紧紧抱在怀里,激动地跟他的战友说:“看看我家的小革命,像我吧!”战友们说:“像。”

周向阳(左一)与两个女儿、外孙为其母亲(右二)祝寿合影

我的母亲泪眼朦胧,红着眼睛对父亲说:“才六天的娃娃你看得清楚吗?”父亲笑着说:“看得清,你要是不流眼泪就看得清了。”父亲还安慰母亲: “马上要解放了,我很快就可以接你们回家了。”母亲说:“回家?房子都被烧了,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别怕!草房子烧了,我们重建新房,等新中国成立了,生活会越来越好,将来我们还会住上楼房呢!”母亲要父亲把包裹我的粗布内衣穿上:“你没日没夜地在外东奔西走,会冻坏的。”父亲说:“我没事,扛得住,再冷也不能冻坏我的小革命,孩子太小了,不能没有衣服。”

父亲也知道,母亲为我准备的婴儿衣服早就被敌人烧掉了。临了,父亲嘱咐母亲:“我要走了,你要保护好自己,小革命靠你抚育,照顾好我的父母亲,家里全拜托给你了!” 这是父亲第一次抱我,也是唯一一次抱我。后来,我只能在梦中享受到父爱,感受到父亲的温暖。

来源:中华英烈网

父亲牺牲后,我们一家祖孙三代生活在痛苦之中,爷爷急瞎了双目;奶奶一病不起,壮年早逝。母亲时常被敌人抓去盘问,遭遇刑讯逼供,吃尽了苦头。敌人要她提供我党的情报,母亲坚贞不屈,始终回答三个字“不知道”,敌人见抓不到任何把柄只好作罢。24岁的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大半年后,我们家乡解放了,我们一家终于不用东躲西藏,过上了平安日子。

周向阳(左二)与丈夫 女儿 孙子回老家扫墓合影

亲爱的父亲,咱们的新中国成立了,您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一步步实现了,人人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您,我作为您唯一的后代,更时时刻刻思念着您。亲爱的父亲,我们一家四代都是共产党员,一定会继承您的遗志,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再出发!

来源,海安播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