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加速度公式 向心加速度公式全部

1、引言

花样滑冰可能是冬奥会项目中最具美感的比赛了,运动员时而优雅滑行,时而高速旋转,将滑冰与艺术充分融合在了一起。日本明星运动员羽生结弦在赛场上没有完成的那个高难度动作4A,就是腾空而起,在空中旋转4周半。旋转速度可以更快,达到一秒6圈

花样滑冰

一秒6圈是个什么概念呢?小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的转速大概是2500转每分,也就是一秒42圈,是花滑运动员的7倍左右。人体跟机器当然是不能比的,但是一秒6圈的转速也已经非常快了,普通人大概是1秒1-2圈。

2、最大加速度

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一下,一秒6圈,换算成平均角速度就是37.68rad/s,这个数据的概念就是一秒钟转了2160°。旋转的时候,人体的中心是转轴,不考虑其他方式的运动,旋转的人体就是一个定轴转动。定轴转动的物体,任何一点的角速度都是一样的,但是加速度却不一样。人体是个不规则对称形状,根据加速度计算公式,距离越远,加速度越大。所以较远的肩膀位置,距离转轴约26cm,它的向心加速度最大,达到了369 m/s2,也就是约37个g

人体外侧,加速度达37g

诶,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又有新的疑问了,手臂展开的时候,手指才是最远的距离,为什么不按展开手臂来计算呢?这里面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力学小知识了。花滑运动员快速旋转的时候,必定是双手紧贴身体,绝无可能展开双臂,还能保持快速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由动量矩守恒,也就是你们熟悉的角动量守恒决定的。运动员旋转的时候,没有其它外力矩的作用,动量矩满足守恒定律。根据动量矩表达式,角速度的快慢就取决于这个J,称为转动惯量,是一个跟质量类似的,用于衡量旋转惯性的物理量。根据这个J的表达式,双手展开时,一部分质量分布偏远,导致J值变大,为了满足动量矩守恒,角速度就自动降下来了。

伸展手臂,导致减速

3、人体承受加速度的能力

回到这个加速度上来,怎么来理解这个加速度呢?我们正常所处的环境是向下的1个g的重力加速度,到了月球上重力加速度只有1/6g,普通人就可以轻松破掉地球上的跳高纪录。有的同学可能喜欢赛车,自己开车的时候也很喜欢那种推背感,这个推背感差不多就是1g左右。想要体验2-3g的加速度,可以去尝试过山车,不过有些人可能就会身体产生不适了。

过山车,2-3g

如果加速度更大,5g的时候,人体已经开始启动保护反应,失去知觉,晕了过去。不同的人体承受的加速度不太一样,有些人坐过山车也能晕过去。飞行员,特别是航天员,他们经过训练后,可以承受更大的加速度,大概是9-10g。历史上有过人体的极限加速度承受实验,1954年美国空军飞行员约翰?斯塔普,坐上了特制的火箭,5s内接近音速,1.4s内完全静止,承受了46.2g的加速度,尽管他全身受伤,但是活了下来。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人体真实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了,因此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封面。

极限实验,46.2g

人体在承受加速度时,由于加速度的存在,会有一个虚拟的惯性力,它与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所以,加速度越大,惯性力也越大。对于人体组织来讲,这个惯性力会导致组织之间互相挤压,如果某人体薄弱组织,比如内脏承受力偏弱,那么直接在这个惯性力的作用下被压碎。因此,加速度越大,对人体的伤害性也越大。

4、花滑运动员为何不受伤

刚刚算了,花滑运动员在高速旋转的时候,身体肩膀部位的加速度是37g,远超普通人的承受极限,已经很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了。但是,花滑运动员却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人体组织损伤,甚至连晕都不晕。这是什么原因呢?

花样滑冰高速旋转

其实,这跟人体不同部位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有关。比如,最大加速度部位的肩膀,那个地方除了骨头就是肉,承受能力本来就比较大,况且该部位质量有限,加速度再大,产生的惯性力不足以让肩膀脱臼。而随着位置的不断靠近转轴,加速度直线下降。人体的薄弱环节都在体内,靠近转轴。所以加速度偏小,再加上对应位置的质量也偏小,产生的惯性力依然不足以压碎内脏。

5、总结

所以,花滑运动员不像坐火箭自残的那位一样,它不是整体的37g的加速度,而是局部。平均下来,大概是18.5g,体内内脏的平均加速度更小,大概也就是不到10g的样子。整体上,人体组织所受的加速度都在其承受范围之内。所以,1秒6圈的高速旋转,不会对运动员产生伤害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楠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