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与愿违是什么意思 事与愿违的意思解释

梁冬在一期国学节目中讲到,一名女患者到中医诊所治疗习惯性流产。医生认真检查后对症开药,结果却没能保住胎儿,再一次流产了。

中医治疗注重病人的情绪,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提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医生对症开药却无效,认为可能忽略了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就问女患者这方面的心理状况。

女患者嚎啕大哭,说自己年轻时不懂事,还没结婚就流产过几次,做过刮宫手术。妇科医生提醒她,子宫壁越来越薄,以后可能难以怀孕。

结婚后,她每次怀孕,都想象自己的子宫壁那么薄,而无法承受起越来越大的胎儿。结果,很快就会流产。

该女患者时时预想自己会流产,于是现实就应验了。可见,心理暗示对现实结果,会产生的特别的影响。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应验预言。

什么是自我应验预言?

自我应验预言,是指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

自我应验预言包含四个步骤:

1.持有某种期待(对自己或对别人);

2.表现出与期望一致的行为;

3.期待如实发生;

4.强化起初的期待。

以应聘工作为例。某知名广告公司需招聘一名广告设计师,待遇优厚,而你正好是广告设计专业毕业,但你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不知道是否会被录用,感到很焦虑。

于是,你去找朋友、父母商量,他们确信你完全符合职位的要求,而且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认为你志在必得。

有了他们的鼓励,你感觉良好,信心十足,前去参加了面试。

面试时,你优雅的气质、不凡的谈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创意,征服了面试官。他们决定录用你。

而你也得出结论:朋友和父母都说得对,我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我是有能力的!

上面这个例子就充分体现了自我应验预言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朋友和家人的正面肯定,使你对这份工作感到稳操胜券;

第二步;面试时,你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和满满的自信;

第三步:你的信心、专业技能和优秀创意等,使你获得了工作;

第四步:正面的结果强化了正面的自我评估:我是有能力的!

这四个具体的步骤,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操作。期待、行为、结果、强化,这四个方面,适用于所有的自我应验预言。

自我强加的预言

自我应验预言分为两类,一种是自我强加的预言,另一种是他人强加的预言。

自我强加的预言,是指你的自我期待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文章开头那位女患者流产的故事,就是因为自我强加的预言,导致现实结果与她的期待相符,那就是流产的发生。

当你参加体育比赛时,如果内心充满恐惧,认为自己会搞砸。比赛时,极有可能会发挥失常,导致比赛失败。

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短跑跨栏冠军刘翔,曾被称为“飞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万众瞩目,大家都期待他能再拿金牌,为国争光。

枪声响起,他才跑出几步就停了下来,连栏都没跨一个,就以脚痛为名放弃了比赛。实际上,他是奥运会比赛前一年曾受过脚伤。

真正的原因是,由于这次是在自己的国土上比赛,大家给予他更高的期望,他倍感压力山大。在巨大的压力下,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怕大家失望。结果就是如此。

自我强加的预言,是自我对事情结果的预估。预估的好坏,决定着结果的好坏。它具有强大的力量。

他人强加的预言

所谓他人强加的预言,是指别人的期待对你的行为产生影响。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本名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的书中,所提到的一项研究。

他们私底下从某个小学随机抽出20%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这20%的学生在智力上具有不平凡的潜能。

8个月后,经过测试,这些“不平凡”的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IQ分数明显高出很多。

这是因为那个扮演“重要他人”的老师,对这些“天才的”学生,抱有更高的期望,给予他们更多回答问题的时间、更多的回馈以及更多的表扬。

老师对学生的更高期待,也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最终带来了更加优秀的成绩。

关于他人强加预言的案例,在电影《摔跤吧,爸爸》当中也有体现。爸爸的期望就是,两个女儿能够在摔跤项目上赢取世界级金牌。两个女儿不负爸爸的期望,通过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了摔跤冠军。

在运用他人强加的预言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父母或者重要他人不仅相信孩子,而且要传达出这种足够的信任,让孩子能够觉察到,预言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如果你对孩子有期待,孩子却不知道,或者处处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预言就难以实现。

写在最后

自我应验预言,通过别人如何看待你,以及你如何看待自己,来影响着你的言行举止,进而给事情带来不同的结果。

在面对问题时,别人给予你正面积极的肯定,你也给予自己正面积极的肯定,你将拥有乐观的态度和自信的表现,有利于良好结果的实现。

相反,如果你一开始就对事情的期待感到信心不足,认为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你接下来的行为将会是消极的,最后得到的肯定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总之,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人一起建构和重构着自我概念,并形成了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这些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指导着我们的行为,相应的行为产生相应的结果。

参考书目:《沟通的艺术》

我是@麦田说情感,热爱写作,热爱心理学,欢迎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夕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