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主义诡辩论 世界十大诡辩

第一章 政治常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唯物论

(一)哲学派别

1.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人物: 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贝克莱:存 在就是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代表人物: 老子:道;朱熹:理; 黑格尔:绝对观念;柏拉图:理 念; 上帝

2.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 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 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矛盾的局限性。 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唯物主义 不彻底性)。 霍布斯就认为,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体不过是精妙的小机器, 心脏好比发条,神经好比游丝,关节好比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 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用力学规 律解释一切。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 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是能动的反映。

(二)物质与运动

1. 运动 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 过程。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2.静止 静止: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 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 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 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 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 以相互转化。

(三)意识

1. 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 本质: 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 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 的对立统一。

3.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 动,能动地改造世界。

4. 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1)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2)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3)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二、辩证法

辩证法: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二)发展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发展的动力)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形式、状态)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1)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4. 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2)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即曲折前进的过程。

总结:辨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分 判断标准: 形而上:孤立、静止、片面 辩证法:联系、发展、变化

三、认识论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 的反映。

(二)实践与认识(理论)的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3.认识反作用与实践

(三)认识的基本规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 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 都进入了高一级的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